行业新闻

行业新闻 企业新闻 产品知识 常见问题

抑尘剂的几个认知误区

发布日期:2022-10-15 14:25 浏览次数:

  1、夸大产品效果。有些抑尘剂只是由低端的粉状试剂稀释而成的,宣传时说只要不下雨,喷洒一次能保持三个月,但这样的理论根本无法成立,南方地区就不说了,不说三个月不下雨,一个月不下雨都是不可能的,就算是北方地区,近些年降水频次也是逐年增加,三个月不下一场雨的情况也是几乎没有。而一旦下雨,所喷洒的试剂就会失效,这样就失去了使用的意义。
 
  2、稀释倍数(稀释比例)大。一般来说,稀释比例越大,使用效果就越差。而那些在大比例稀释之后依然保持良好效果的产品,分子结构一般都是网状的,网状分子结构的优势是能固定更多的分子在里面,但相应的,它们比较脆,抗破坏能力(如碾压、大风、暴雨、高温)较差。因此,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稀释倍数大都是优势,而是要看具体的产品与使用效果。
 
  3、行业鼓吹高分子材料。几乎所有的抑尘剂产品都是高分子材料(也叫大分子),简单说就是分子结构比较大。所以高分子材料在该行业并不稀罕,只是因为选材上有所区别,所以作用效果和作用时间不一样。
 
  4、理论不等于施工,有些厂家在给客户做实验的时候会把稀释度调低,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,但跟客户讲的都是一套理论数值,因此具体施工的时候要么达不到理想效果,要么成本远高于理论数值。因此在选购抑尘剂时一定要问清楚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单位喷洒量、单位喷洒面积与单位喷洒成本。
X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